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报道 > 正文

美的人身心俱美|美学专家谈普及美学

2020-10-10 12:07来源:环球公益网阅读:2471


  邱伟杰先生的《普及美学原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引起了学界关注。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他们对普及美学的热情和关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金林阐述了“存在之痛”与“普美主义”的内在关联。王先生说:“邱伟杰先生的普及美学,仿佛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精神,其理论与实践的努力,试图切实地为这个社会提供一种方案。他不是不知道存在之痛,不是不知道当前的社会范式,却竭力去身体力行,这是难能可贵的。邱先生谈到生活方式的革命,从生活方式入手,让美的本质回归。”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立波教授指出,邱先生的普及美学史论第一次对普及美学的思想资源、理论来源做了比较完整、系统的阐发。这一历史的叙述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重构了美学和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张教授注意到,邱伟杰先生明确地把普及美学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之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最彻底的普及实践学说”。张教授认为,原理的建设、田野的实践和学科的构架相辅相成,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中予以贯穿,并在日常生活中出神入化,普及美学当能造就“日常化的革命”,在尝试着使得“日常”变得生动、鲜活、灵动的过程,重新建立总体性。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张蝶讲师从康德美学到生活美学的转变入手,指出当代欧美美学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同当代中国美学所直面的问题并不相同,由此造成了日常生活成为审美对象的两条路径。依据当代欧美美学,审美日常生活化,消弭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的边界,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生活就是诗。对普及美学而言,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使生活上升到审美活动的高度,就是将生活过成诗。在发展目标上,普及美学有望为审美主体增加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包括:通过教育提升审美品味;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审美技能等,使得日常生活也能激发审美愉悦,产生艺术的功能效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松睿从工人文艺发展史的维度梳理了20世纪中国普及美学的发展脉络,强调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人文艺运动试图创造出一种新的美学,即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文艺作品,实现共产主义的休闲与劳动相结合的理想。通过20世纪以来工人文艺大众化运动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发展变迁,所折射出生活与文艺创作之间的内在矛盾,李研究员对普及美学的未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前瞻性思考,认为普及美学的提出是解决生活与工人文艺创作内在矛盾的有效路径。

  著名美学家尤西林教授认为:“普及美学谈到质朴,这点很好!”

  中国政法大学文兵教授认为,邱伟杰提出“普及美”“本来美”等概念,涉及“什么是美”“美的本质”等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梳理中国美学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延续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美的本质讨论的学术史,对今天的研究不无裨益。关于什么是美,涉及美作为与现象相对的内在本质,也涉及美作为与浮华相对的直接呈现的本质,后一个“本质”,与邱伟杰先生所言及的“本来美”具有内在契合之处,其间涉及一个“文”与“质”的问题。这个“文”,可以是“自然成文”中的文,也可以是“人文化成”中的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冯庆博士认为,邱伟杰先生的《普及美学原理》作为“原理”,正是为了在学理上回应由《美的人》和《味的人》提出的公众性问题,尤其是其中针对青年大众而提出的问题;“普及”的具体对象显然是对应着“美”与“味”充满生命冲动的精神上的“青年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李佳玮关注“后浪”的感官变化,认为当下“后浪”的感官趣味、观念体系正在发生重建,数字时代解放了空间距离,催生了不同类型的审美人群和审美官能,普及美学提供的方案,对工业社会的反思路径、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借鉴意义。

  普及美学就是人民美学,就是大众美学。我们中国的脊梁,是从底层往上高耸。在新时代,这一方向仍然不会改变。(文/刘质斌)


  • 环球公益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为金平县脱贫

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为金平县脱贫


返回首页